五運六氣口訣詳解

   “運”,是運動,有滾動的意思。  “五運”,是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的簡稱。木、火、土、金、水,在地為五行,在天為五運。五運是使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論,再合作天干的陰陽作為理論東西,以此來剖析每年的氣候正常改變和反常改變,并得出了五種不同類型的氣候(風、熱、濕、燥、寒)。

    十干化運

    十干配五行如前所述,即甲乙屆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用此蹦闡明萬物生、長、化、收、藏的規則,它是固定不變的。別的,十干又能夠化五運,即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用此以猜測和闡明每年不同氣候之改變規則,它是動而不居的。這兒所謂“化”,便是改變。甲己化土,便是凡逢甲年或己年,則為土運;乙庚化金,便是凡逢乙年或庚年,則為金運;丙辛化水,便是凡逢丙年或辛年,則為水運;丁壬化木,便是幾逢丁年或壬年,則為木運;戊癸化火,便是凡逢戊年或癸年,則為火運。.

    關于十干化氕運,其釋意有三:

    (1)五行輸贏化運說,甲己化土,甲為陽木、己為陰土.木本克土,但一勝之下,必有一負,陽木亢則害,氣過勝則怯;而土為萬物之母,術非土不榮,故陽木從陰士而化。乙庚化金,乙為陰木,庚為陽金,金本克術,故木從其所不堪。丙辛化水,丙為陽火,辛為陰金,缺乏之陰金遇有余之陽火,則化而為水。丁壬化木,丁為陰火,王為陽水,水本克火,缺乏之陰火為有余之陽水所淹;水本生木,水為木生而竭盡其力,故水從木化。戊癸化火,戊為陽土,癸為陰水,土本克水,但缺乏之水遇有余之土,則水枯土燥而火化。

    (2)歲首天干相生化運說:歲首天干相生說足以每年止月月建的陽干按五行相生規則進行推演而化為命運的。逢qJ年或己年,如前㈨甲子紀月中所述的“甲己起…子”,即前一年十一爿的干支為甲子,則當年正月首建內寅,囡丙為陽火,火能生土,故甲己化為土運。逢乙年或庚年,  “乙庚起阿子”,即前一年的十一J。j的-'F支為丙子,則當年正月首建戊寅,因戊為陽土,土能生金,救乙庚化為金運。逢丙年或辛年,  “丙辛起戊子”,即前—年十一月的干支為戊子,則當年J下月首建庚寅,因庚為陽金,金能生水,故‘山辛化為水運。若逢丁年或壬年,  “丁壬起庚子”,即前一年的十一月干支為庚子,則當年正月首建王寅,因壬為陽水,水能生木,放'J '壬化為木運。逄戊年或癸年,  “戊癸起壬子”,即前一年十一月的干子為王子,則當年正月首建甲寅,因甲為陽術,木能生火,故戊癸化為火運。,

    (3)五氣經天化運說:血氣經天化運是依據古代傳說,在調查天象進程中曾調查到有五種色氣經趟太空而臨及東西南北二十八宿中的有關星度,即僚問·五工作大L所隨:  “丹天之氣,經于牛女戊分;靜天之氣,經于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于危室柳鬼;索天之氣,經于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于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車壁角軫,則滅地之門戶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行不通也。…

    如圖l所示,中心同內為五天之氣;第二囤為二l‘八宿所占方位及其度數,如虛星坐落正北,其所l與度數為十度;第三圈為干支所占方位,六合巽艮代表四隅;第四固即外囤為東西南北四方;最外層的戊分和己分處代表天門地戶。

    “丹天之氣,經于牛女戊分”:丹者,赤色也,是說在調查天象時見有丹天之火氣跳過牛女奎壁叫宿之上而下臨戊癸方位,故戊癸應為火運。

    “談天之氣,經于心尾已分”:勢(音今)者,黃色也,是說在調查天象時見有新天之土氣跳過心尾角軫四宿之上而下臨甲己方位,故甲己應為土運。

    “蒼天之氣,經于危室柳鬼”:蒼者,青色也,是說在調查天象時見有蒼天之木氣跳過危室柳鬼四宿之上而下臨丁壬方位,故丁壬應為術運。

    “素天之氣,經于亢氐昂畢”:素者,白色也,是說在調查天象時見有素天之金氣跳過亢氐昴畢四宿之上而下臨乙庚方位,故乙庚應為金運。

    “玄天之氣,經于張翼婁胃”:玄者,黑色也,是說在調查天象時見有玄天之水氣跳過張翼婁胃四宿之上而下臨丙辛方位,故丙辛應為水運。

    “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六合之門戶也”,這是講天門與地戶地點的星宿方位。戊己代表方位,戊為西北,己為東南。奎壁二宿在戊位,角軫二宿在己位。戊位為天門,己位為地戶。

    關于天門地戶之說,歷代雖有一些解說,但皆不翔實。一般按方位與四時般配而言,西北為秋冬,是萬物閉藏之時,應為地戶;東南為春夏,是萬物盛長之時,應為天門。那么這兒為什么說西北為天門而東南為地戶呢?咱們領會其寓意有兩個方面:一是按古人對天體的視運動規則,當春分二月中之后,月漸就陽道,日躔(躔,有歷行之意)壁初,之后則順次而南;至秋分八月中之后,日漸就陰道,日躔由翼末移交于軫,然后順次而北,至春分二月中又復始于奎壁。據此,氣候變溫,萬物冒地而出,皆從日躔壁初開端,因其地點方位為戊分,故稱此位為天門;而氣候變涼,萬物收斂人藏,皆從日躔冀末開端,因其地點方位為己分,故稱此位為地戶(不以翼末而以角軫為地戶者,是因翼末之后即交于軫,則角軫合理其令,故以角軫方位為地戶)。二是根摒陰極陽生、陽極陰生的陰陽轉化規則,奎壁坐落西北之星度,而西北配四時為秋冬,冬至一陽生,從此萬物萌生于地下然后出冒于地,故稱西北乾位為天門;角軫坐落東南之星度,而東南配四時為春夏,夏至一陰生,從此萬物長極然后收斂人藏,故稱東南巽位為地戶。

    以上十干所化的運,叫做“中運”,蓋氣候在上,地氣鄙人+而運居六合之氣的中心,故謂中運,即(傣問·六元正紀大論》說:  “氣候缺乏,地氣隨之;地氣缺乏,氣候隨之,運居其間,而常先也。”便是說,氣候欲降,則居中的運先降;地氣欲升,則居中的運先升。此中運通主一年的歲氣,所以叉稱“大運”、“歲運”。它是以土運、金運、水運、木運、火運的次第逐年遞變,正如僚問-天元紀大論》說:  “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例如甲年,則陽土統司全年之運;己年,則陰土統司全年之運。乙年,則陰金統司全年之運;庚年,則陽金統司全年之運。余類推。

    由于十干有陰陽之分,而陽為過分,陰為不及,故十干所化之運就有過分和不及之別。但又由于有六氣和歲支等的相加,可對一些過分之歲運構成按捺而對不及之歲運構成相助的既非過分義非不及的平氣之歲,其詳細內容俟后臚陳。

 

一、過分不及與平氣

    (一)過分不及

    過分,指主歲之命運旺而有余,如逢甲年、丙年、戊年、庚年、壬年、皆為陽干之運,陽為過分,故其命運過分;不及,是指主歲之命運衰而缺乏,如連乙年、丁年、己年、辛年、癸年,皆為陰干之運,陰為不及,故其命運不及。舉例來說:

    甲己之歲,均為土運主事,但逢六甲年(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為±運過分;逢六己年(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為土運不及。土氣過分,則雨濕盛行,本氣勝也;土氣不及,則風乃大行,本氣衰而木乃乘之。

    丙辛之歲,均為水運主事,但逄六丙年(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為水運過分;逢六辛年(辛末、辛巳、辛卯、辛丑、辛亥、辛酉)為水運不及。水運過分,則寒氣盛行,本氣勝也;水運不及,則濕乃大行,本氣衰而土來乘之。

    戊癸之歲,均為火運主事,但逢六戊年(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為火運過分;逢六癸年(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為火運不及。火運過分,則炎暑盛行,本氣勝也;火運不及,則寒乃大行,本氣衰而水來乘之。

    乙庚之歲,均為金運主事,但逢六庚年(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中)為金運過分;逢六乙年(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為金運不及。,金運過分,則燥氣盛行,本氣勝也;金運不及,則炎火乃行,本氣衰而火來乘之。

    丁壬之歲,均為木運主事,但逢六壬年(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為水運過分;逢六丁年(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為木運不及。木運過分,則習尚盛行,本氣勝也;木運不及,則燥乃大行,本氣衰而金來乘之。

    凡屬過分之年,時未至而氣先至;不及之年,時己至而氣術至。如甲、I坷、戊、庚、壬過分之年,各運之氣都先于大寒節而至;乙、丁、己、亥、癸不及之年,則各運之氣都后于大寒節而至。故檬問·氣交變大論》說:  “過分者先天,不及者后天。”《素問·六元正紀大鼢辦云:  “運有余,其先至;運不及,這以后至。”都是闡明這種怙況門

    (二)平氣

    如上所述,歲運有過分和不及。可是,歲運也有既非過分又非不及的所謂平氣之歲。此過分、不及平和氣三者,稱之為“五‘運三紀”,即練問-五常政大論》中所謂:  “三氣之紀”。五運中,術運的過分日發生(氣有余則發生),不及日委和(陽和之氣冤枉),平氣日敷和(敷布和氣);火運的過分日赫曦(陽光炎盛),不及日伏明(陽不彰而光亮伏),平氣日升明(陽升而明);土運的過分日敦阜(高厚),不及曰卑監(氣陷則屈而不化),平氣日備化(土含生萬物無所不備不化);金運的過分日堅成(堅剛成物),不及日從革(不及則從火化而革新),平氣日審平(殺伐適中);水運的過分日盛行(水滿則流溢),不及日涸流(水少則源流干枯),平氣日靜順(安靜和婉):j

    為什么能發生平氣呢?平氣的發生是運與運、運與歲支、運與氣相合,運得其限制或贊助,成果構成了運的既非過分又非不及之平氣,也便是張景岳樓經罔鰳中所說的:  “運過分而被抑,運不及而得助”之意。

    (1)運與運相合:運與運相臺包含當年中運與新運交代之日干相合和時干相合兩種。但每年運之交代總是在年前大寒節日,故這兒所謂交代之日干或時干是指新運初交的大寒日干或初交時辰的時干。若非交代之口干或時干者,則不能構成按捺或相助而戚平氣之運。運與交代的日干相臺,如:一九二五年為乙丑年,乙為陰金,金運不及,而初交的大寒日為前一年的十二月八日.其日干支為庚戌,日干為庚,庚為剛金,金運A過,不及的乙運得過分的庚運相助,則構成了平氣。  一九五一年為辛卯年,辛為陰水,水運不及,而初交的大寒日為前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其日干支為丙寅,日干為丙,丙為陽水,水運過分,不及之辛運得過分之丙運的相助,也構成了平氣。,一九七七年為丁己年,丁為陰水,木運不及,而初交的大寒日為前一年的十二月十二日,其日干支為壬午,日干為壬,壬為陽木,木運過分.不及之丁運得過分的壬運相助,也構成了平氣之歲運。

    運與交代的時于相合,如:一九一二年為壬子年,新運交代的時辰為庚寅,當時干為庚,壬為木運過分,庚為金運過分,過分的術運被A過的金運所抑,則構成了平氣;一九五二年為千辰年,新運交代的時辰也為庚寅,故相同構成了平氣。一九九二年為壬中年,新運交代的時辰也為庚寅,也相同可構成平氣。又如一九七三年為癸丑年,而新運交代之時辰為癸巳,當時干為癸,癸為火運不及,得交代之時的癸火相助,這雖非同氣中以陽助陰,但也屬同氣相助,故也能夠構成平氣;相同,一九九-年為癸西年,而新運交代之時辰為癸巳;二。-四年為癸巳年,而新運交代之時辰也為癸巳,此均可構成平氣。再如一九六七年為丁未年,而新運交代的時辰為丁亥,時干為丁,丁為木運不及,但得交代之時的丁木相助,也屬同氣相助,相同構成了平氣;一九八七年為丁卯年,而新運交代的時辰為丁亥;二0 0七年為丁亥年,而新運交代的時辰為丁亥,也均可構成平氣。

    以上運與新運初交的日干或時干相合而構成平氣,叫做“干德符”。所謂符者,合也。所謂合者,即同氣相合,如乙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癸與癸臺、丁與丁合等等。可是,這種“干德符”平氣之年常不能預期,只能依據當年的年干及其新運交代之日干或時干來依法計算而知。

    至于有些書上在發生平氣的“干德符”中還包含有甲與己合、戊與癸合、以及運與新運交代的月干相合等提法,經咱們就現有材料查對和計算的成果,并無此種實例,尚待進_步證明。其所以沒有這種實例的原因,蓋凡甲年或己年,其月的干支應起于前一年的十一月為甲子,則十二月為乙丑(一般新運交代的大寒日多在十二月),甲己為土運,乙為金運,不屬同氣,故非相合。凡戊年或癸年,其月干支應起于前一年的十一月為王子,則十二月為癸丑,這樣,它們只能與癸相臺,可是戊為陽火,癸為陰火,若逢戊年,雖能與十二月的月干癸相合,但陽火得陰火之助則更為過分,非平氣可言;若逢癸年,則癸雖與十二月的月干癸也可相臺而構成平氣,可是這種狀況只能是同氣相助,而非癸與戊合。別的,還有提出以丁亥年與新運交代之日干壬相合作為“干德符”的舉例,但經咱們查對二百多年的歷法,并未找到此例,也待進一步驗證。

    (2)運與歲支相合:運與歲支相合是指當年運的天干與歲支方位的五行特色相合,構成同氣相助而成為平氣。,如癸巳年,癸為陰火,主火運不及,而已為南邊之火,火遇火而得助,則可構成平氣。這種狀況在六十年的甲子中,有六個年份,即乙西、丁丑、己丑、己未、辛亥、癸巳年。

    (3)運與氣相合:運與氣相合是指當年的中運之氣與司天之氣相合,即過分的中運之氣被在上的司天之氣所抑而構成了平氣。如戊辰年,戊為陽火,主火運過分;辰為太陽寒水之氣也過分,水能克火,過分的火運被過分的寒水所抑,則構成了平氣。這種狀況在六十年的甲子中共有六個年份,即戊辰、戊戌、庚子、庚午、庚寅、庚中年。

 

一、主    運

    主運,便是五運(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分主年和各個時節的歲氣,它年年如此,固定不變,所以叫主運。主運在一年平分五步工作,是以其相生之次第從術運開端,再火運、再上運、再金運,至水運而終。五運分主一年各個時節的詳細時問各占七十三日零五刻,木運(初運)都是從大寒日開端,火運(二運)于春分后十三日交;土運(三運)于芒種后十日交,金運(四運)于處暑后七日交,水運(終運)于立冬后四日交。

    要了解主運和客運,還須先弄清楚五音建運、太少相生和五步推運等問題。

    (一)五音健運

    五音是宮、商、角、征、羽,為土、金、木、火、水五行的聲響,即宮為土音、商為金音,角為木音、征為火音、羽為水音。古代音樂以弦絲多少而分有高與低、長與短.、清與濁的不同,宮音弦絲最多,故其音最長、最低、最濁;羽音弦絲最少,故其音最短、最高、最清;商音弦絲次多,故其音次長、次低、次濁;征音弦絲次少,故其音次短、次高、次清;角音弦絲多少適中,救其音也介于長短、凹凸、清濁之間。

 

    (二)太少相生

    五音建運并分太與少以闡明運的過分與不及,已如上述。這兒所說的太少相生便是指這種五音建運中的太與少以五行相生和陰陽變易迭生規則所發生的相生聯系。由于,五行和五運相生次第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牛水、水生木,所以五音建運的太少相生次第也與五行和五運的相生次第相同,也是木之后為火、火之后為土、土之后為金、企之后為水、水之后又為木,即角之后為征、征之后為宮、宮之后為商、商之后為羽、羽之后又為角。可是它又有太少之分和陰陽變易迭生聯系,因事物總是在一勝之下必有一負,一負之下必有逐個勝,  檬問·天元紀大論》謂:  “有余而往,不及隨之;缺乏而往,有余從之”,即張景岳僂經圖鰳所說:  “蓋太者屬陽,少者屬陰,陰以生陽,陽以生陰,一動一靜,乃成易道”。所以說,每年不管中運、客運或主運.總是太之后必為少、少之后必為太的相生聯系。、

    可是,每年的主運總是從角開端,到羽為終,年年如此。主運的太與少是決議于當年的中運,以中運的過分或不及來推知主運初運是太仍是少;而每年客運的初運都是以中運為開端,年年在變,其太少應與當年中運的過分或不及相符臺。關于主運和客運的運用及其變易規則見表5。現以丙辛水運年為例:丙為陽水,水生水,則是陽水生陰木,而陽水屬太羽、陰木屬少角,故太羽生少角;木生火,則是陰木生陽火,而陰木屬少角:陽火屬太征,故少角生太征,火生土,則是陽火生陰土,而陽火屬太征、陰土屬少宮,故太征生少宮;土生金,則是陰土生陽金,而陰土屬少宮、陽金屬太商,故少宮生太商;,

    辛為陰水,水生木,則是陰水生陽木,而陰水屬少羽、陽木屬太角,故少羽生太角;木生火,則是陽木生陰火,耐陽術屬太角、陰火屬少征,故太角生少征;火生土,則是陰火生陽土,而陰火屬少征、陽土屬太宮,故少征生太宮;土生金,則是陽土生陰金,而陽土屈太宮、陰金屬少商,故太宮生少商。

    (三)五步推運

    運,為每歲的主運,即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五運:,一年中每一運占七十三日零五刻為。–步,五運共合三百六十五天零二十五刻,是為五步。每歲主運起于木運,主春令,在音為角;木能生火,故二運為火運,主夏令,在音為征;火能生土,故三運為土運,主長夏,在音為宮;土能生金,故四運為金運,主秋令,在音為商;金能生水,故終運為水運,主冬令,在音為羽。

    歲運有陽年過分與陰年不及之分,放主運也有太與少之別。從歲運的過分或不及開端,按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逆推,即可定出當年主運的初運是為春木太角仍是春木少角,然后再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規則順推,以定出主運的二運、三運、四運、終運的太或少,若主運的初運為太角,則二運為少征、三運為太宮、四運為少商、終運為太羽;若主運的初運為少角,則二運為太征、三運為少宮、四運為太商、終運為少羽。一年之主運分五步,這種以每年中運的過分或不及來推定當年主運初運的太與少,再以主運初運的太或少來推定主運的二運、三運、四運、終運的太或少的五步計算法,就叫做五步推運。

    關于客運的計算法,則以中運的過分或不及來定出客運初運的太或少,然后也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規則順推五步而終,但有必要是從中運開端。

    現就主運、客運的詳細計算法,舉例臚陳如下:

    _九八四年為甲子年,中運為土運過分,配五音為太宮,則當年客運的初運也為太宮。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順推,太宮生少商,則客運的二運為少商;少商生太羽,則客運的三運為太羽;太羽生少角,則客運的四運為少角;少角生太征,則客運的終運為太征。再從中運的太宮開端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逆推,太宮由少征所生,少征由太角所生,則知當年主運的初運為太角;然后也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又順推,太角牛少征,則當年主運的二運為少征;少征生太官,則主運的三運為太宮;太寓生少商,則主運的四運為少商;少商生太羽,則主運的終運為太羽。

    一九八九年為己巳年,中運為土運不及,配五音為少宮,則當年客運的初運也為少宮。出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順推,少宮生太商,則客運的二運為太商;太商生少羽,則客運的三運為少羽;少羽生太角,則客運的四運為太角;太角生少征,則客運的終運為少征。再從中運少官開端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逆推,少宮由太征所生、太征由少角所生,則知當年主運的初運為少角;然后也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又順推,少角生太征,則主運的二運為太征,太征生少宮,則主運的三運為少宮;少宮生太商,則主運的四運為太商;太商生少羽,則主運的終運為少羽。

    一九八五年為乙丑年,中運為金運不及,配五音為少商,則客運的初運也為少商。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順推,少商生太羽,則客運的二運為太羽;太羽生少角,則客運的三運為少角;少角生太征,則客運的四運為太征;太征生少富,則客運的終運為少宮。再從中運的少商開端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逆推,少商由太宮所生、太官由少征所生、少征由太角所生,則知當年主運的初運為太角;然后也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又順推,太角生少征,則主運的二運為少征;少征生太宮,則主運的三運為太宮;太富生少商,則主運的四運為少商;少商生太羽,則主運的終運為太羽。

    _九九0年為庚午年,中運為金運過分,配五音為太商,則客運的初運也為太商。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順推,太商生少羽,則客運的二運為少羽;少羽生太角,則客運的三運為太角;太角生少征,則客運的四運為少征;少征生太宮,則客運的終運為太宮。再從中運太商開端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逆推,太商由少官所生、少宮由太征所生、太征由少角所生,則知當年主運的初運為少角;然后也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又順捧,少角生太征,則主運的二運為太征;太征生少宮,則主運的三運為少富;少宮生太商,則主運的四運為太商;太商生少羽,則主運的終運為少羽。

    一九八六年丙寅年,中運為水運過分,配五音為太羽,則客運的初運也為太羽。,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順推,太羽生少角,則客運的二運為少角;少角生太征,則客運的三運為太征;太征生少宮,則客運的四運為少宮;少宮生太商,則客運的終運為太商。再從中運太羽開端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逆推,太羽由少商所生、少商由太宮所生、太宮由少征所生、少征由太角所生,則知當年主運的初運為太角;然后也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義順推,太角生少征,則主運的二運為少征;少征生太宮,則主運的三運為太宮;太宮生少商,則主運的四運為少商;少商生太羽,則主運的終運為太羽。

    一九八一年為辛酉年,中運為水運不及,配五音為少羽,則客運的初運也為少羽。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順推,少羽生太角,則客運的二運為太角;太角生少征,則客運的三運為少征;少征生太官,則客運的四運為太宮;太宮生少商,則客運的終運為少商。再從中運少羽開端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逆推,少羽由太商所生、太商由少宮所生、少宮由太征所生、太征由少角所生,則知當年主運的初運為少角;然后也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又順推,少角生太征,則主運的二運為太征;太征生少官,則主運的三運為少宮;少宮生太商,則主運的四運為太商;太商生少羽,則主運的終運為少羽。

    一九八七年為丁卯年,中運為木運不及,配五音為少角,則客運的初運也為少角。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順攤,少角生太征,則客運的二運為太征;太征生少宮,則客運的三運為少官;少宮生太商,則客運的四運為太商;太商生少羽,則客運的終運為少羽。由于中運為術少角,與每年的主運始于木運棚合,故不需再進行逆推,因當年主運的初運便是中運少角;然后也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叉順推,少角生太征,則主運的二運為太征;太征生少官,則主運的三運為少官;少宮生太商,則主運的四運為太商;太商生少羽,則主運的終運為少羽。放本年客運各運的太少與主運各運的太少相符合。

    一九八二年為壬戌年,中運為木運過分,配五音為太角,則當年客運的初運也為太角。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順推,太角生少征,則客運的二運為少征;少征生太宮,則客運的三運為太官;太宮生少商,則客運的四運為少商;少商生太羽,則客運的終運為太羽。由于中運為木太角,與每年主運始于木相合,故不需要再進行逆推,因當年豐運的初運便是中運太角;然后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順推,太角生少征,則主運的二運為少征;少征生太宮,則主運的三運為太宮;太宮生少商,則主運的四運為少商;少商生太羽,則主運的終運為太羽。故本年客運各運的太少與主運各運的太少也相符合。

    一九八八年為戊辰年,中運為火運過分,配五音為太征,則當年客運的初運也為太征。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順推,太征生少宮,則客運的二運為少宮;少宮生太商,則客運的三運為太商;太商生少羽,則客運的四運為少羽;少羽生太角?則客運的終運為A角。再從中運太征開端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逆推,太征由少角所生,則知當年主運的初運為少角;然后也以五行和太少相生次第順推,少角牛太征,則主運的二運為太征;太征生少官,則豐運的三運為少宮;少寓生太商,則主運的網運為太商;太商生少羽,則主運的終運為少羽。

    一九八三年為癸亥年,中運火運不及,配五音為少征,則當年客運的初運也為少征。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順攤,少征生太宮,則客運的二運為太宮;太宮生少商,則客運的三運為少商;少商生太羽,則客運的四運為太羽;太羽生少角,則客運的終運為少角島再從中運少征開端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逆推,少征由太角所生,則知當年主運的初運為太角;然后也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順推,太角生少征,則主運的二運為少征;少征生太官,則主運的三運為太官;太富生少商,則主運的四運為少商;少商生太羽,則主運的終運為太羽。

    以上五步推運中,以中運推客運和主運各步的太或少,其成果見表6。

    此表是五運的中運、客運、主運、與天干的陰陽及五音的太少般配的工作規則,不管任何年份均可使用此表,進行查找或核對。如以一九八一年辛酉年為例,辛為水運,從表6中的水運辛欄內查知當年中運為水運不及的少羽,其客運的初運也為少羽,二運為太角、三運為少征、四運為太宮、終運為少商;當年主運的初運為少角、二運為太征、三運為少宮、四運為A商、終運為少羽。

    又如一九八二年為壬戌年,壬為木運,從表6木運壬欄查知當年中運為術運過分的太角,其客運的初運也為太角,二運為少征、三運為太宮、四運為少商、終運為太羽;當年主運的初運也為太角,二運為少征、三運為太宮、叫運為少商、終運為太羽。

    (四)五運交司時間

    每年主運分五步,即始于初運水,然后二運火、三運土、四運金、終運水。每…運所占日時數,前面雖已敘及,但每..運終究起于何曰何時、總算何口何時?則需進一步確認,以期猜測主運客運的常變和異變。現將五運詳細交司的時間分列于表7。

    表7If_|,有初初刻、初刻和正刻。它是代表一個時辰中前后不同的時間數。古人曾將一晝夜分為百到,有十二個時辰,故每一時辰分得八刻二非常(一劃為六非常)。將八刻二非常又分紅前后兩半,則前四刻前的非常為“初初刻”、前四刻為“初刻”、后四刻前的非常為“正初刻”、后四刻為“正刻”。

    表7中有申、子、辰年,巳、酉、丑年,寅、午、成年,亥、卯、未年。它們代表歲支,有陰陽之分,即中、子、辰、寅、午、成為陽,巳、酉、丑、亥、卯、未為陰。在年的干支相酉已巾,必定是陽支與陽干般配、陰支與陰干般配。如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中年、甲子、丙子、戊子、庚子、王子年,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年等,皆為陽支與陽干般配;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年,癸酉、乙酉、丁西、己酉、辛酉年,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年等,皆為陰支與陰干般配。陽分配陽干,則為陽年;陰分配陰干,則為陰年。

    表7中,各年五運的交司存日上是相同的,如初運皆起于大寒口、二運皆起于春分后十三日、三運皆起于芒種后十日、四運皆起于處暑后七日、終運皆起于立冬后四日。但各運在交司時間上,則稍有差異。

    凡逄陽年,初運皆起于陽時;凡逢陰年,初運皆起于陰時。如申年、子年、辰年或寅年、午年、戌年、皆為陽年,其初運皆起于陽時的寅或申;而巳年、酉年、丑年或亥年、卯年、未年,皆為陰年,其初運皆起于陰時的巳或亥。但在陽年中,初運起時又有差異,中、子、辰年起于寅時,而寅、午、成年起于申時;剛年中,初運起時也有差異、巳、酉、丑年起于巳時÷而亥、卯、來年起于亥時。故從中可看出,就其一日中之交司時間來說,陽年一般較早,陰年較遲;而陽年中,申、于、辰年義較寅、午、戌年稍早,陰年中,巳、酉、丑年較亥、卯、米年稍甲一;但陰年的巳、酉、丑年叉比陽年的寅、午、戌年較早。也便是說,在六個陽年和六個陰年的十二年中,各運所交司的時辰按表中所列的歲支分組,從寅到丑依狄而下,與月建次第相吻合。

    就每年各運的詳細交司叫。刻而言!初運與二運、三運與四運的時同刻不同,三運、四運比初運、二運錨后一個時辰,而終運又比三運四運錯后一個時辰。如申、子、辰年,初運與二運皆起寅時,但所起刻數有差異;三運與四運皆起于卯時,但所起刻數也有差異;三運、四運起于卯時,比初運、二運的寅時錯后一個時辰;終運起辰時,比三運、四運的卯時又錯后一個時辰。其它各年也類同。

    若按各年歲支陰陽分組麗言,同一運的各年交司之時辰雖有差異而交司之刻數完全相同。如初運,各年交司之時辰雖有寅時、巳叫‘、申時、亥時之差異,但所起刻數皆為初初刻;二運,各年交司之時辰雖有寅時、巳時、申時、亥時之差異,但所起刻數皆為正一劃;二運,各年交司之時辰雖有卯時、午時、酉時、子時之差異,但所超刻數皆為初二刻,等等。

    總歸,主運的五運交司日時闡明晰一年五個時節的常令氣候的始與終,知此者,方可觀其客運的先至或后至,以及早而防之。

 

四、客    運

    客運也分五運,但它與主運的五運不同。主運是指每年五個時節的氣候常變,如春溫、夏熱、長夏濕熱、袱涼、冬寒之常變,年年如此。而客運是指每年五個時節的氣候異變,如春應溫而反寒,則為時己至而氣未至;春應溫而反熱,則為時朱至而氣先至;等等,它是逐年輪變,十年一周,因其變異之時暫而不居,加容之來往,故叫做客運。

    每年的客運也分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五步,每步也各占七十三日零五刻。客運的各運特色也和五行特色相共同,即木風、熾熱、土濕、金燥、水寒。

    客運的計算辦法,已如前述。它是以每年的中運(大運、歲運)為根底的,即中運兢是年客運的初運,然后從仞運開端再以五行相生的次第順推而定出客運的二運、三運、四運、終運。例如乙年和庚年,中運為金運,則客運的初運也為金運;金生水,故二運為水運;水生木,故三運為木運;術生火,故四運為火運;火生土,故終運為土運。乙年庚年雖皆為金運,但尚有過分與不及之分,乙年為金運不及,故客運的初運為少商,再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規則推出客運的二運為太羽、三運為少角、四運為太征、終運為少宮;而庚年為金運過分,故這一年客運的初運為太商,再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規則攤出客運的二運為少羽、三運為太角、四運為少征、終運為太宮。其它甲己、丙辛、丁壬、戊癸各年客運的詳細計算辦法和運用規則,可參閱前而主運中的五步推運內容及表6。,

    表6中,丁、壬兩個年份的五運,其客運與主運完全相同,而其他八個年份則五運的始與終是隨年干的改變而改變,主運與客運并不相同。  愫問·六元正紀火論》中,除了在主運的初運角之下注有“初”字、在主運的終運羽之下注有“終”字外,還在丁年和壬年這兩個年份中的主運初運少角或太角下注有“正”字,此“正”字即標明了在丁、壬兩年中,五運之氣是客主相同的,諸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等,則應時而至,氣候一般以主運的常變為主,而客運的異變較小。

    從表6中又可看出,壬、癸、甲、乙、丙五年的主運初運皆起于太角,然后從初運開端按五行和太少相生次第再推出其它二運、三運、四運、終運的太或少。如:

    逢壬年,主運的初運既定為太角,太角生少征,則二運為少征;少征生太宮,則三運為太官;太宮生少商,則四運為少商;少商生太羽,則終運為太羽。

    逢癸年,主運的初運既定為太角,太角生少征,則二運為少征;少征生太富,則三運為太官;太宮生少商,則叫運為少商;少商生太羽,則終運為太羽。

    其它逢甲年、乙年、丙年,其主運的初運、二運、三運、四運、終運均和以上壬、癸年相f司。

    以上壬、癸、甲、乙、丙五年,其主運皆以太角為之旨,并以此再推出其它各運的太或少,故稱此五年為太角壬所統。

    若逄丁年,主運的初運既定為少角,少角生太征,則二運為太征;太征生少宮,則三運為少宮;少官生太商,則四運為太商;太商生少羽,則終運為少羽。

    逢戊年,主運的初運既定為少角,少角生太征,則二運為太征;太征生少宮,則三運為少宮;少宮生太商,則四運為太商;太商生少羽,則終運為少羽。

    其它連己年、庚年、辛年,其主運的初運、二運、三連、四運、終運均和以上丁、戊年相同。

    以上丁、戊、己、庚、辛五年,其主運皆以少角為之首并以此再推出其它各運的太或少,故稱這五年為少角丁所統。

    這兒所謂“統”,是統領的意思,即一旦初運之首既定,則其它各運以此而順次推定。它正像咱們稱陰歷每年一月為“正”月、陽歷每年一月為“元”月相同,其“正”字和“元’’字,皆有為首和統領之意。

    關于太角壬和少角丁所統問題,是以主運而言的,按理在主運中就應該敘說,那么為什么這兒放在客運中才來敘說呢?由于主運初運的太角或少角都足以中運的過分或不及來推定的,而中運歸于客運領域,故將它也可列為客運的內容之一。如丙年,為中運水運過分,配五音為太利,以五行和太少相牛次第逆推,A羽由少商所生、少商由太宮所生,太官由少征所生、少征由太角所生,則當年主運的初運為太角。又如辛年,中運為水運不及,配五音為少羽,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逆推,少羽由太商所生、太商由少宮所生、少宮南太征所生、太征由少角所生,則當年主運的初運為少角:所以,這兒有必要是先定中運的過分或不及,然后才能以中運的過分或不及雨推出主運初運的太或少,從而推出主運的二運、三運、網運和終運的太或少。

    上面咱們別離敘說了中運(大歲、歲運)、主運和客運。大運主全年氣候之改變,每年均變。:主運主每年五個時節不同氣候的一般改變,年年如此,但由于有太或少之差異,故在其常變中尚有差異,如一九八一年為辛酉年、一九八六年為丙寅年,這兩年盡管每年主運初運皆為春木角,但一九八一年的主運初運為少角,而一九七六年的主運初運卻為太角,其它二運、三運、四運、終運存兩年之間也相同有所差異,故構成了兩年各運之間的氣微或氣盛之不同。客運主每年五個時節不同氣候的特別改變,年年改變,由于客運由中運所決議,而中運每年均在變,如前面說的_九八一年為辛酉年,其主運的初運為少角,客運的初運為少羽,由于少羽加于少角之上,則初運春季溫文之氣帶有冬天微寒之象;一九八八年成為戊辰年,其主運的初運為少角,客運的初運為太征,由于太征加于少角之上,則初運春季溫文之氣反帶有夏日酷熱之象;其它各運季之氣候也可因客主相加而有異變。在中運、主運和客運這三者之間的聯系上,以大運為主,由于大運一方面統主全年,另方面大運又是決議客運和主運的太或少的;其次是客運,因客運主每年各個時節氣候的特別改變;至于主運,則年年如是,但所以提出主運者是因依據主運才能夠衡量客命運候之異變,沒有一般則沒有特別,沒有主則沒有客,沒有主運則沒有客運可言。

    用以上中運、主運和客運三者之輪轉規則雖對每年的氣候可概括地進行剖析和測定,但要較為全而而精確地剖析和猜測各年氣候改變及其規則,還須考慮五運分步的客主相合和運與氣的相合。運的客主相合規則,可參閱表6,將各步的客運與主運相加即得。如甲年,初運的客運太官與主運太角相合,二運的客運少商與主運少征相合,三運的客運太羽與主太官相合,四運的客運少角與主運少商相合,終運的客運太征與主運太羽相合。其它各年份,皆類同。

   六氣便是風、熱(暑)、火、濕、燥、寒六種不同氣候的總稱,它是由六合的陰陽消長和五行迭生而發生的。六氣的擺放次第一般習慣上叫風、寒、暑、濕、煤、火,而此處風、熱、火、濕、燥、寒的次第是按五行相生規則擺放的,這種擺放次第在《內經》中早有敘說,如《素問·六微旨大論:》謂:  “鮮明(日出之位曰鮮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

    五行與六氣屬同類,但六氣在天為無形,五行在地為有形,即:存天為無形之習尚,在地為有形之木,風為木之贊助,為東方所化;在天為無形之熱氣,在地為有形之火,熱為火之贊助,為南邊所化;在天為無形之濕氣,在地為有形之土,濕為土之贊助,為中心所化;在天為無形之燥氣,在地為有形之金,燥為金之贊助,為西方所化;在天為無形之寒氣?在地為有形之水,寒為水之贊助,為北方所化。五行為五,六氣有六,二者在般配中,為風生木、熱牛火、濕生土、燥生金、寒生水。然五行之火有二化,一化君火,一化相火;而六氣中之暑與火為同類!在運用上此二者又分稱為君火與相火。因而,五行與六氣合而為五,分而為六,六者為天,五者為地,六五相合,則萬物生牛不息。  六氣在天為無形之氣,為人們所能感覺而不易發覺。但它們對自然界(包含~切生物在內)的效果及其所反映的現象,則簡單為人們所體察到,這種所反映出來的現象,古人以三陰三陽(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陰、太陽)來代表,以標明風、熱、火、濕、燥、寒六元之氣的以虛化實。故三陰三陽為六氣所化(風化厥陰、熱化少陰、火化少陽、濕化太陰、燥化陽明、寒化太陽),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正如饋問·天元紀大論》和愫問·六微旨大論》云:  “厥陰之上,習尚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所謂本也,本之下,…氣之標也。”因而在運用上就有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太陰濕上、少陽相火、陽明燥金、太陽寒水之配,成為六氣的代表名詞,若再配以十二地支并結合年、月、日、時和五行、五方,即可作為猜測氣候反常改變的計算東西。

    六氣的內容確主氣、謙讓和客主加臨三種,主氣用以述常,謙讓用以測變,客主加臨用以剖析氣候的反常和雜亂改變。

一、十二支化氣

    十二支已如前面干支中所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戌、亥。氣,即習尚、火氣(君火、相火)、濕氣、燥氣、寒氣。十二分配五行,前面干支中已有所陳說,即寅卯屬風木、巳午屬熾熱、申酉屬燥金、亥子屬寒水、辰戌丑術屬濕土。但這兒講的十二支化氣是指十二支與三陰(一厥陰、二少陰、三太陽)三陽(一少陽、二陽明、三太陽)六氣([風、君、火(熱)、相火(火)、濕、燥、寒])般配,是把以上與五行柑配的方式改變成另一般配方式?其般配的成果是:子午少『塒君火、寅申少陽相火、丑術太陰泄土、卯西陽明燥金、辰戌太陽寒水、巳亥厥陰風木。這種般配的理由有以下三種解說:

    (1)十二地支分陰陽說:它將十二地支的奇數分屬為陽為剛,將偶數分屬為陰為柔,子、寅、辰、午、中、成為陽、丑、卯、巳、未、酉、亥為陰。前后陰陽相酉己,則構成子午、丑末、寅申、卯酉、辰戊,巳亥六對,然后再按十二支所屬方位和五行相生的次第擺放起來并配以三陰三陽,就成為:子午少陰君火、寅申少陽相火、丑未太陰濕土、卯酉陽明燥金、辰戌太陽寒水、已亥厥陰風木。

    (2)五氣經天化運的干支同屬連位說:它是按前面五氣經天化運圖中天干與地支在方位上的附近聯系改變般配而成。  《素問·五工作大論》云:  “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陰主之;丑未之上,太陰主之;寅申之上,少陽主之;卯酉之上,陽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陽主之;巳亥之上,厥陰主之。……丹天之氣,經于牛女戊分;骱天之氣,經于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于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于張翼婁胃。”此段先敘說了天干化五運,后又講了地支化六氣的三陰三陽所主,最終提出其所化之由來。就咱們了解,這兒提出的所化之由來不只指天干化五運,并且也包含了地支化六氣的由來。由于,十二支化氣也是由五氣經天化運圖中天干與地支在方位上的同屬連位聯系所確認的,即:土主甲己,而甲與丑連位,己與未同屬,故丑未化為濕土,為太陰所主;金主乙庚,而乙與卯同屬,庚與西同屬,故卯酉化為燥金,為陽明所主;水主丙辛,而丙與辰連位,辛與戌同屬,故辰戌化為寒水,為太陽所主;木主丁壬,而丁與巳同屬,壬與亥同屬,故已亥化為風木,為厥明所主;火主戊癸,而戊與午連位,癸與子同屬,戊與中同屬,癸與寅連位,故子午化為君火,寅申化為相火,別離為少陰和少陽所主。

    上面所謂“同屬”,是指干支二者在五行方位上相共同;“連位”,是指干支二者在五方方位上相附近。詳細來說,天干甲乙屬木位東方,丙丁屬火位南邊,庚辛屬金位西方,壬癸屬水位北方,戊己屬土位中宮;地支寅卯配甲乙屬木亦位東方,巳午配丙丁屬火亦位南邊,申酉配庚辛屬金亦位西方,亥子配壬癸屬水亦位北方,辰戌丑未配戊已屬土亦位中官,辰位東南,未位西南、戌位西北、丑位東北而為四維。故乙卯同屬木,丁巳同屬火,己未同屬土,庚酉同屬金,壬癸亥子同屬水。甲寅位東方之首,癸丑為北方之尾,故甲丑連位、癸寅連位;丙位南邊之首,辰位東方之尾,放丙辰連位;戊己位中宮,在六合為門戶、在四時為長夏,南連午、西連中,故戊己午申連位曲所以地支化六氣之理和天干化五運之由來有相通之處。

    (3)十二支化六氣的正對化說:十二地分配五行和方位,如上所述,即寅卯屬木位東方,巳午屬火位南邊,申酉屬金位西方,亥子屬水位北方,辰戌丑未屬土位東南、西北、東北、西南四維而旺于四季。但十二地支化氣并非指這種與五行方位般配聯系,而是按十二地支在方位上的相對應及其三陰三陽的所主進行般配,這樣就配成了子午屬少陰君火、寅申屬少陽相火、丑末屬太陰濕土、卯酉屬陽明燥金、辰戌屬太陽寒水、巳亥屬厥陰風木。其口訣是:子午少陰為君火,丑未太陰臨濕土,寅中少陽相火旺,卯酉陽明燥金所,辰戌太陽寒水邊,巳亥厥陰風木主。其所以這樣般配,認為是正化對化聯系,所謂“正化”,足就其方位上或陰陽相生上是發生本氣的一方;  “對化”,是就其方位來說坐落正化之對面而受其效果影響的另一方。其詳細解稈如下:    如表8,午坐落正南邊,在月建為五月仲夏,火旺于夏,而南邊正是火之本位,故君火生于午,為正化;子坐落正北方,在月建為十一月仲冬,與南邊之午位正遙遙相對,受午的效果影響,故子為午所對化,所以予午屬少陰君火。寅位東方之首,在月建為正月盂春,木旺于春,而木能生火,故相火生于寅,為正化;申坐落西方之首屆金,在月建為七月盂秋,與東方木之寅位正遙遙相對,火生于木,火能克金,申受寅的效果影響,故中為寅所對化,所以寅申屬少陽相火。末坐落南邊之位,在月建為六月長夏,土旺于長夏,故濕土生于未,為正化;丑坐落北方之尾,在月建為十二月為季冬,與西南邊的未正遙遙相對,丑受未的效果影響,故丑為未所對化,所以丑未屬太陰濕土。西坐落正西方,在月建為八月仲秋,金旺于秋,而西方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