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庚日是幾天

10天,再過10天是庚辰(第二個庚日),“三庚”就是從夏至起遇上3個“庚”字,從第三個“庚”字日起就是入伏,到第四個庚日共10天為初伏。

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期,分為初伏、中伏、末伏。這是由于春分今后晝長夜短,至夏至時陽光挨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分,由于這時地上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

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今天是本年的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方本年。

一般說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當然,古人的這種計算辦法并不非??茖W,并不一定與當年的氣候實踐緊密結合,各地全年中的極點最高氣溫也不一定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

『祖父筆記』文章,未經答應不得轉載!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